close
部落格流量自動點擊流量軟體SEO關鍵字點擊軟體各種點擊付費廣告軟體

游擊戰是非正規作戰。以多發性主動襲擊為主要手段,具有高度的流動性、靈活性、主動性、進攻性和速決性,並能廣泛動員及融入群眾裡。

游擊戰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。公元前512年的吳楚之戰中,就有游擊性質的作戰行動。相傳為黃帝風後撰寫的《握奇經》認為:「游軍之形,乍動乍靜,避實擊虛,視贏撓盛,結陳趨地,斷繞四經。」對游擊部隊的作戰行動,作了生動的描述。

在中國共產黨的武裝鬥爭中游擊戰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。抗日戰爭時期,八路軍、新四軍廣泛在敵後戰場開展游擊戰,發展出多種游擊戰戰法,如破襲戰、地雷戰、麻雀戰、伏擊戰、地道戰、圍困戰等。

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,在抗日戰爭期間創造性地發展了游擊戰的理論和原則,主要有:

敵進我退,敵駐我擾,敵疲我打,敵退我追,是游擊戰的基本原則;

以襲擊為主的進攻,是游擊戰的基本作戰形式;

革命根據地, 又叫 敵後根據地,是游擊戰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依托;

在一定條件下,游擊戰可以作為某個戰略階段的主要作戰形式;

戰略上的集中指揮與戰役戰鬥上的分散指揮相結合,是游擊戰的指揮原則;

游擊戰要向正規戰發展。

游擊戰因兵力少而火力弱,很難獨立地進行長時間作戰,只有積極創造條件,以機動力、主動出擊化整為零,消耗敵人戰力、拖延敵人行動、誤導敵人方向,形成敵人心理壓力才可能致勝。



著名的游擊戰例子

中國在日軍敵後的游擊戰給侵華日軍造成了相當的兵員損失,削弱了日軍「以戰養戰」搜刮淪陷區支撐前線的能力,據1938年8月至1940年5月在華北方面軍參謀部任職的加登幸太郎說:「現在回憶起來,筆者在任時,整個方面軍一天平均死傷50名。50名雖不多,但一年就有18,000人離開戰列,是大消耗戰」。

阿富汗面對蘇聯入侵時所採用的游擊戰。

嚴格的說,伊拉克反美武裝的汽車炸彈、路邊炸彈等也可以算作一種游擊戰。



對游擊戰評價

正面

是一種以弱勝強的戰術,而且由於需要堅實的群眾基礎以及熟悉的地形,通常應用於反侵略一方 是一種戰爭藝術。

反面

所謂的「融於群眾」其實是利用平民當作擋箭牌。逼迫對手製造戰爭暴行。違反人道主義原則。採用游擊戰的方面通常會高壓壓迫所倚仗的群眾。以達到完成戰略目的意義。是「恐怖主義」的慣用手段。是一種持久戰,大大增強了戰爭的殘酷性。

參考資料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/index.php?title=%E6%B8%B8%E6%93%8A%E6%88%B0&variant=zh-hk
本文引用自: http://hk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7007070902221廣告行銷軟體facebook貼版軟體行銷軟體開發租售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駱哲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